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本月上海自然博物馆迎来了一个新展品,那就是人类首次在琥珀中发现的幼鸟标本。这个琥珀标本长9厘米,形成于9900万年前的白垩纪,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比龙”。
看到这块超大的琥珀,我们立刻就会被里面金黄色的鸟爪吸引,上面的鳞片、羽毛栩栩如生。不过,借助显微镜的观察我们才会发现,里面竟然封存着一只近乎完整的幼鸟。
还原后的“比龙”长着嘴巴,翅膀向后,双爪向前张开,好像要抓住什么,引发了大家的无限遐想。
这件标本来自著名的琥珀产区——缅甸北部的克钦邦胡康河谷,属于约99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与恐龙同时代。进一步研究表明,“比龙”的肩带骨骼的关节组合和现在的鸟类相反,属于6500万年前早已灭绝的反鸟类。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新闻袋袋裤官网收看!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