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
《尖端科学》系列之长生不老的秘密
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长生不老,从孙悟空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仙丹,到徐福渡海为秦始皇寻找不死药等等,种种故事流传至今。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活了1600岁的人会长成什么样子,他会希望自己看起来有多大?根据一些科学家的见解,一个活了好几个世纪的人,也可能拥有一张圆润的脸。这些研究和预测意味深长。
你想想,人类长生不老究竟意味着什么?利是什么,弊又是什么?大人们也许会说你是胡思乱想,但你应该自信,如果你不停止对世界保持好奇和探求,下一个创意就可能来自你。
即使你不相信我们可以存活几个世纪,你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让自己的大脑变得机敏。比如科学家说挑战和创新对锻炼脑力非常重要,那就接受一些小小的挑战吧:猜字谜、玩游戏和体育锻炼;不断发现、探索新事物吧:走不同的路线去学校,试着参加你不熟悉的活动。
我有一个梦想——“长生不老”
在这本书里,美国加州大学的弗里德曼博士探求寿星们是否拥有某些一样的个性,比如他们是否越快乐越长寿;加州大学的凯尼恩博士则相信,人们可以通过操纵基因来控制衰老,这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不仅活得更长久,而且还会活得朝气蓬勃。最让人震惊的是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格雷博士的非凡预测,他说:“人可以活数百年,甚至可能几千年”。你相信吗?
法国人詹妮·路易·卡门(Jeanne Louise Calment)是世界上公认最长寿的人,这是1986年她生日时的照片。卡门去世时,终年122岁。
人类寿命:有没有极限?活到多大算老?80岁?90岁?100岁?随着人类寿命的增长,我们的想法需要调整。人类能永生吗?
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可以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但这需要许多条件。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奥布里·德·格雷博士(Dr. Aubrey de Grey)是这一理论的主要支持者。他认为,人类的身体就像一台机器,需要周期性维护,需要不断提升改造,这样才可以持续地以最佳的状态运行。假设格雷博士所言属实,那么只要技术上可行,人类寿命就可以大幅度增长了。
图中数据来源:早期人类数据摘自J.R.威尔莫斯(J.R.Wilmoth)科学 280:395-397,1998;1840年的数据来源于J.欧依盼(J.Oeppen)和J.W.沃 佩尔(J.W.Vaupel)科学296:1029-1031,2002;1900年、1950年和2000 年的数据均来自CDC网站;2050年的预测是由欧依盼和沃佩尔的科学 296:1029-1031,2002中预计的每十年寿命增长2.5岁推测出。
那么以后人类能活多久?谁会知道呢?我们的确可以期待医疗科技的进步来延长生命,还可以期待在研究衰老方面有一些新的突破,发现一些新办法来减缓衰老。
但是,未来还有许多不确定性。除了肥胖症,还有一些健康问题也会缩短寿命。这些不确定性比过去几年多很多,导致我们无法预计人类寿命。但是无论发生什么,这终究是个有趣的话题。
吃出来的疾病
从凯尼恩发现把葡萄糖放进线虫的食物里缩短了它们的寿命的那天起,她就不再吃糖了。除那些高纤维的、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外,我们吃的其他碳水化合物在我们体内都会转化成葡萄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向胰腺发出分泌胰岛素的信号,胰岛素促使人的细胞吸收葡萄糖。当碳水化合物转变成葡萄糖太快时,胰腺就会分泌出过多的胰岛素,这样会使人的寿命缩短。糖和白面粉是两种能造成胰岛素过度分泌的食物。
凯尼恩博士的日常饮食使她的胰岛素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就意味着没有糖果,没有面包和意大利面(除了那些用全谷物做的),没有土豆,也没有白米。她只吃那些不会很快转化成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她吃大量的蔬菜和色拉,还有鱼、坚果、奶酪、蛋类和肉类。
但是绝大多数的美国人并不像辛西娅那样生活,他们每天会摄入很多卡路里。大部分美国人的饮食中都有一些垃圾食品和脂肪多的食品,同时又缺乏健康食物,比如水果、蔬菜、全谷物、蛋白质和矿物质,这使得很多美国人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慢性疾病。
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政府在卫生保健领域增加的投入,有30%都用于控制增长迅猛的肥胖率。现在,美国政府在卫生保健领域的总投入的十分之一都用在了控制和解决肥胖症的问题上。他们的饮食方式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但是很少有人正视这个问题。奥巴马总统曾做过一些值得注意的提示,总统夫人也想通过在白宫的南坪上开辟蔬菜园,引起大家对饮食问题的关注。
在2009年8月份的时候,奥巴马说过要在白宫前开放一个农贸市场,并且要建立一个新的分配网络,将当地的农民和学校联系起来,给学生的午餐提供更加新鲜的食物。他甚至还想要通过对碳酸饮料征税,限制人们购买碳酸饮料。
探究“长生不老”根源所在
从饮食方面: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水。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低聚糖和多糖。二糖﹑低聚糖和多糖都是由单糖通过不同的方式结合而成的。我们熟知的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淀粉是多糖。脂类分为脂肪和类脂,胆固醇就是类脂的一种。它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了一些甾体类激素和胆酸的生物合成。但摄入过多的胆固醇会引起高胆固醇血症,进而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蛋白质是骨骼﹑肌肉﹑软骨﹑皮肤和血液的基本组成物质,同时也是酶﹑激素和维生素的基本组成物质。无机盐是无机化合物中的盐类,也称矿物质。
铁﹑钾﹑钙﹑镁等都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虽然无机盐在细胞、人体中的含量很低,但是作用非常大。比如钙是骨骼、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钙会导致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等;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部分,缺碘会导致呆小症、儿童及成人甲状腺肿大等。如果摄入了过量的无机盐,也会大大的不妙,比如钠吃多了会引起高血压。
在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脂质﹑糖类和蛋白质一起给人体提供卡路里。卡路里是能量单位,我们的机体通过代谢作用“燃烧”食物中的卡路里。代谢作用通过酶将糖类分解为葡萄糖和其他糖类,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然后,这些小分子物质通过血流被转运到细胞中,可以被立即吸收利用,也可进入最终代谢阶段,与氧进行反应,释放其存储的能量。
水果&蔬菜大部分的水果和蔬菜都是低脂肪低热量的。所有的水果和蔬菜都不含胆固醇。它们是很多营养物质的来源,包括钾元素﹑膳食纤维(摄取足够的膳食纤维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叶酸﹑维生素A和维生素C。
让水果和蔬菜占到餐盘的一半!
谷物
谷物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膳食纤维﹑几种维生素B(硫胺﹑核黄素﹑烟酸﹑叶酸)和矿物质元素(铁元素﹑镁元素﹑硒元素)。谷物可以分为全谷物和精制谷物。全谷物包括麸皮﹑胚芽和胚乳,像全麦面粉﹑碾碎的干小麦﹑燕麦﹑糙米和全麦片。精制谷物已经被磨细,没有了麸皮和胚芽,也没有了膳食纤维﹑铁元素和很多维生素B。白面﹑无胚芽的燕麦片﹑白面包﹑白米都是精细谷物。保证摄入的谷物中至少有一半是全谷物。
蛋白类食物
不要以为只有肉类和海鲜才能为人体提供蛋白,豆类﹑坚果和种子也能。素食者可以多多食用豆类和坚果来补充体内所需的蛋白质。要选择精肉或低脂的肉类,高脂肪的蛋白类食物会增加你体内的“空卡路里”(固体脂肪和添加糖产生的热量)。起酥油炸鸡和黄油煎蛋就含有很高的“空卡路里”。
奶制品
这里所说的奶制品是含钙的奶制品,包括富含钙质的豆奶。那些只含有极少的钙或不含钙的奶制品(奶油干酪﹑奶油﹑黄油等)不在我们的选择范围内。选择无脂或低脂的牛奶﹑酸奶或干酪。含脂量高的奶制品和加糖的奶制品(风味牛奶﹑甜点)也会增加你体内的“空卡路里”。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可以饮用低乳糖或无乳糖的牛奶,也可以在饮用前加入乳糖酶来减少牛奶中的乳糖量。
从精神方面:越快乐,越长寿?这个问题的答案难道不是肯定的吗?毕竟,拥有开朗的性格也就意味着你是一个乐观的人,而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你会比你那些性情暴躁的朋友们更加容易接受生活中的烦恼。这难道不会减少你的压力,让你不容易变得愤怒和沮丧,从而使你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吗?难道这不该使你活得更加长久吗?这些推理对于那些没有实证精神、只知道发表评论的哲学家来说或许是顺理成章的,但是科学家却需要获得更加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实。
快乐,在这一点上弗里德曼的发现令人吃惊。在本次研究中,被归为快乐一组的孩子寿命反而倾向于比平均寿命短。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快乐的人有一些行为倾向对他们的健康不利,如吸烟、喝酒?抑或快乐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事物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因此无法适应成人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为了寻找诸如此类的一些关联,弗里德曼博士和他的同事对特曼数据进行了探究,但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发现。他说:“通过现有的数据,我们无法充分解释乐观开朗这一性格特点的效果。” 弗里德曼注意到,当人们面对短期的问题时,乐观、快乐是有积极效果的。“高度的快乐所产生的长期影响比较复杂。”他说。他和他的研究小组目前正在努力来理解这一发现。
抑郁,如果太走极端也是没有益处的。有抑郁性格的人寿命一般要短于平均寿命。 为什么会这样呢?抑郁会直接导致早逝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是如何来实现的呢?会不会存在涉及其他因素的更加复杂的解释呢?答案是:我们目前还不知道。我们只是知道二者存在相关性,但是要想准确地解释抑郁和短命是如何相互关联的,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
压力,思维模式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个可能的途径就是通过压力。耶鲁大学的贝卡 • 利维博士(Dr. Becca Levy)发现,当老年人面对与他们变老的现实有关的负面信息时,他们就会感到有压力。
在其中的一次实验中,利维让几位老年人在电脑上做数学和语言测试。她通过安装一个程序,让信息在电脑屏幕上快速闪过,这样参与实验的人就完全凭潜意识来答题,从而得到比较客观的结果。在每次测验前后她都会测量他们的心率和血压。
当利维闪现的是一些负面的词汇如“困惑”“遗忘”“忘记把东西放在哪里”“衰老”以及“年龄大”等时,她的实验对象的心率和血压会上升。而当她闪现的是一些正面的词汇,如“明智”“智者”“有创造力”和“博学”等时,实验对象的心率和血压就保持基准线不变。
这些发现表明了在变老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对衰老的消极、刻板的印象会对个体产生额外的压力。利维由此提出假设说,这种压力会影响心血管的健康,缩短人的寿命。有意思的是,有其他研究证明,压力与涉及染色体的另一衰老过程有关系。
对变老的感觉,利维博士试图查证对于变老的负面情绪是否会影响健康。她利用从240位老年人那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对此有着积极态度的人明显更加健康。相比那些对衰老有消极态度的人,这些人的行为也比较健康。消极思考的人基本上好像容易放弃,似乎对好好照顾自己一事并不关心。
这又让我们回到了霍华德·弗里德曼的研究,他在特曼数据里也有类似的发现。尽管他发现快乐与长寿没有太大关联,但是他却发现认真谨慎与长寿有关。事实上,弗里德曼发现,谨慎是与长寿最有关联的个性特征。 活得比较谨慎的人会系上安全带,会注意饮食健康,会按照医生的嘱咐吃药,他们的行为一般会对他们的健康比较有益。
生命,那是自然给予人类去雕琢的宝石。那么,要想生活得健康、长久,你应该遵循什么建议呢?不管你变得多么老,都要对你的年龄有良好的感觉,要认真谨慎一点,多做一些健康的行为,并且不要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