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作为母亲,我无时不在盼望着你生活在幸福里,可什么是幸福呢?多年来,我们使用的共同语言已经让我们明白,幸福与物质、成就、美貌、亲情、友谊、爱情等相关,但却并不取决于这一切……”这是一位妈妈给十八岁女儿的家书中提到的话题,什么是幸福?这位妈妈会怎样像已经走向成熟年华的女儿诠释呢?请看一位妈妈写给女儿的家书。
十八岁生日,我们聊一聊幸福吧
亲爱的萌萌:
今天,你满十八岁了。妈妈这是第二次给你写生日信,第一封写于14岁那年,那封信里的许多话,我都还记得,那是怎样的激情与感动,怎样的喜悦与憧憬啊!当时,你正坐在初三的教室里上课,离妈妈不过数百米的距离。时间之河悄悄流淌,四年以后,我又坐在桌前给你写生日信,而你,已经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成为一名大学生了。
我的孩子,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我们把时间向更深处回溯,十八年前的今夜,你才刚刚呱呱落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呢!那一双清澈乌黑的眼睛,定格在爸妈的脑海中,如同两颗明亮的星辰,十八年来一直照亮着我们的生活。
此刻,我激动的心情与四年前无异,当这份感情化为文字时,我还是忍不住落泪了,但我在热泪之外,还想跟你说点别的什么。说什么呢?与第一封生日信不同的是,这封信我是斟酌了再斟酌,不敢随意下笔。
回想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回想如今我们每天在微信上的聊天,我可以毫不怀疑地说,我们之间的亲昵比别的母女还要多,但我更欣慰的是,我们在甜蜜的亲昵之外,还有更好的感觉。这更好的感觉,不是基于物质,也无关亲情,而是来自共同的价值观,来自我们对知识的热忱分享。我把这种感觉称为——幸福。是的宝贝,幸福,就是我今天想要和你聊的话题。
作为母亲,我无时不在盼望着你生活在幸福里,可什么是幸福呢?多年来,我们使用的共同语言已经让我们明白,幸福与物质、成就、美貌、亲情、友谊、爱情等相关,但却并不取决于这一切。它是这样一个深邃、丰富的词语,以我的能力,无法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今天我只想到两点——求知和奉献。
苏东坡曾说过“人生忧患识字始”,意思是人的烦恼和忧虑是因为懂得了知识,懂得了思考,我把这个“字”理解为知识和道理。这话有一定道理,你看那些不喜欢求知、不愿意费脑筋思考的人,容易满足,快乐好像要多一些。当痛苦和烦恼怎么也无法摆脱时,我其实很羡慕这样的人:我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少想些问题呢?活在当下,享受在眼前,跳一通广场舞,看几集电视剧,每天把吃喝挂在嘴上有什么不好呢?
可是孩子,一想到数百万年前,人类在洞穴里刻下第一个符号,创造出第一个文字,文化从此生根,终于长成参天大树时,我就无论如何不想把自己在宇宙中短暂得如同火花的生命,交给吃喝、交给愚昧了。
我常常想,远古的祖先里,一定也有着两种人的分化,一种人满足于吃饱穿暖,而另一种人在追寻着别的价值。正是后一种人,创造了知识,也留下了疑问,让无数的后来者惊讶、感动并继续寻找答案。这些活在知识里的人是忧患的,但也是幸福的。忧患在于,他们可能要穷尽一生去研究一个问题,寝食难安,放弃了许多常人拥有的快乐,这从许多科学家身上可以看到;幸福在于,他们没有让生命停留在低级层次,而是努力探索,最终惠及全人类,他因此而享受到永久的幸福。
记得我童年时读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自己的好朋友“尿中有糖,竟至不起”,好友最终离世,小男孩十分悲痛。男孩立志学医,终于发明了胰岛素,无数的糖尿病患者因此得救。我忘记了这位医生的名字,但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个故事,今天向你讲起时,依然感动莫名。这就是我想和你聊的第二个词——奉献。大概有朋友会说,瞧,还说不想让家书“高大上”呢!尽说些冠冕堂皇的话!不,不是那样的,妈妈之所以支持你求知和奉献,其实是有私心的,因为,我再三反思自己四十四年来的人生旅程(特别是近几年来),发自内心地认为:个人的幸福,绝不仅仅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到完美无瑕:功课优秀、物质丰厚、家庭和谐、事业有成……我知道,这是大多数人的观点,我无意指责,我仅代表我自己。可是我也深信,这份私心将成就一种无私,那就是,我亲爱的女儿将用奉献而非索取追求幸福,必然也会为他人带来幸福!
咱家对面,是一栋高层居民楼,在我面前,和星月一起闪烁在夜色中的,是万家灯火。我在想,这一扇扇窗户后面,住着的是一个个家庭,他们每天上演着什么样的故事?和我们差不多吧?悲欢离合、哭哭笑笑。夫妻、孩子,上班、上学。浩渺的宇宙中,我们因为极偶然的因缘,成为了一个人,而不是一块石头、一朵云、一棵树、一只小虫……既然如此,就得想想人应该怎么活的问题。除了吃饭睡觉,除了穿衣打扮,我们还应该做点什么才更快乐呢?
宝贝,你还记得叶嘉莹先生讲诗词时说人为什么要写诗吗?她引用了孔子的话:“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她解释说孔子认为人不应当同鸟兽生活在一起,而要与同道者生活在一起。叶嘉莹先生引用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写诗的原因,除了对自然、对物的感动外,还有对人事的感动。我们是人,所以就不能对人无动于衷。人只有把自己定位给社会,突破小我之局限,才能摆脱各种困扰,收获职业、亲情、爱情、家庭上的种种幸福圆满。反之,如果没有大目标,职业会很快让人倦怠,家庭成员之间除了讲吃论喝、相互纠缠,很难产生真正的能量。这是我们在认识的人,包括咱们自己身上见证过的。
孩子,不知不觉中,妈妈又把这封信写得长了,想说的话总是太多,等你暑假回来,咱们坐在美丽的新家,好好深谈吧!我知道,大一下学期里,你又成长了许多,我最应该学习的人,首先是你。多少次,你在微信里给我们加油,让全家一起努力。你读的书越来越好,写的论文多次受到教授和写作中心主任的称赞。你看各种戏剧,学习新的语言和文化,探索着这个世界和自身。知识对于你而言,像呼吸一样自然。这封信,与其说是写给你的,不如说是对我自己的一次反思。
十八岁是最美好的年华,也是走向成熟的年华。妈妈祝愿你永远平安、健康,更美丽、更优雅、更坚定,运用所学知识,奉献世界,体验到一种深远、辽阔的幸福。
爱你的妈妈(沈慧敏)
201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