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智慧树小小智慧树金龟子城堡看我72变新闻袋袋裤芝麻开门智力快车快乐大巴快乐体验

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不如和孩子一起成长

少儿资讯 来源:央视网 2017年06月09日 10:0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在网络媒体上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段话:“我们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成家的那个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说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今年参加《花儿向阳开》“六一晚会”小萌娃杨泽崧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六一晚会”的戏曲节目《百花齐放》,是由著名京剧杨派老生表演艺术家杨乃彭携儿子杨少彭、孙子杨泽崧,一家三代齐唱《定军山》经典唱段,这是幸福的一家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最佳写照。

        随着节目的播出,杨家三代特别是小萌娃杨泽崧(小名佑佑)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网友们更是纷纷表示,“一定是拯救了银河系才有福气有一个这样的宝宝”!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培养“一个这样的宝宝”,除了“拯救银河系”,你还能从哪些地方入手?

        家庭环境

        说到三代同台,今年四岁半的京剧萌娃杨泽崧生于一个京剧世家,杨泽崧的爷爷杨乃彭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爸爸杨少彭是京剧老生、青年京剧名家。

(图片摄影:刘方)

        看到这样的京剧家庭配置,是不是很惊讶?这还不算,杨泽崧的奶奶王新玲是天津京剧院梅派青衣演员,而杨泽崧的妈妈蓝恭欣是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荀派花旦演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小泽崧成长为一个铁杆票友。

        这样的家庭背景介绍,不是想说爸爸妈妈没有梨园背景就培养不出京剧小萌娃,而是想要提醒各位家长想要孩子长成什么样子,一个相应的家庭环境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比如想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而爸爸妈妈却从来一页书都不翻,一回家就玩手机,那么孩子的阅读习惯就难养成了。

        正如文中的小泽崧,每天沉浸在戏曲的氛围里,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耳濡目染下,自然而然生出对戏曲的亲近之心,也引起了孩子想要学习的兴趣。

        爷爷杨乃彭表示:“小孩的兴趣一上来,一天都挡不住,光唱,就来回倒,自己还都扮上。”

        后天培养

        除了先天的遗传基因以及原生家庭的环境气氛,后天对于孩子的培养更加不容忽视。学习京剧是要吃苦头的,而杨家三代在这上面都下了苦功夫。

        被称为“生行不可多得人才”的杨乃彭言谈举止一派儒雅,虽然头顶着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梅兰芳金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一大串闪光的荣誉,他却坦言自己对京剧“一辈子没搞完美,根本骄傲不起来”。

        4岁学戏、6岁登台的杨乃彭与舞台打了60多年交道,对艺术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我总和学生们说,艺术无法速成,没有捷径可走,观众是最好的评委。常有学生问怎么才能练出一副好嗓子,我就告诉他们功要自练,别人代替不了。”杨乃彭的童子功怎一个“苦”字了得?“我13岁考进天津市戏曲学校,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到学校后面的水坑边喊嗓子、练白口,练完两个小时回宿舍时还有不少同学没起床呢!到了课堂上,接着跟老师吊嗓子,晚自习时还要再吊一遍嗓子。一天3出戏,6年从没间断过。那时学校条件简陋,早晨练功没有暖气,如果穿得厚实动作又不利落,只好坚持冻着练。”

        杨乃彭对于儿子杨少彭的学习要求也很严格。出身梨园世家的杨少彭自幼跟随父亲杨乃彭学戏。“别看在生活上父亲对我很慈祥、很宠爱,但在艺术上他就完全换了一个人,非常严格,有时甚至是苛刻,唱不对就要罚,从来没有对我的表现说过满意,但我知道,这也是他对我的一种爱。”

        演出现场,71岁的杨乃彭坐镇后台,看着40岁的儿子演完全场。上场前杨乃彭用扇子做道具,给儿子演示了一遍动作身形。不过瘾,杨乃彭又拿起了杨继业的大刀直接舞给儿子看。杨少彭早已是独当一面的名角,但在父亲眼里,儿子永远有进步空间,为他撸直白色须发,整理戏服衣襟。整场演出时,杨乃彭坐在侧幕一角的板凳上,一探头就是舞台。

        而这份对于学习的认真也一直延续到了小泽崧的身上,从两岁开始学唱戏,今年四岁半的他已经有两年半的戏龄。

        家人也在他的成长上很是用心,不仅培养他扎实的基本功,也从戏曲的背景、内涵等多方面帮助他理解与提高。爸爸杨少彭表示:“通过京剧,让孩子了解到这里面有很多中国古代传奇人物,从这些故事当中学到很多知识。比如礼节、对父母的孝顺,特别是仁义礼智信,百善孝为先。”杨少彭还表示,“国粹在传统美德的弘扬方面,有它的独到之处。”

        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泽崧更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直言“就想挑战难的东西,越难我就越挑战!”

        了解了京剧世家杨家三代的故事,你是不是对于孩子的培养有了新的认识呢?作为父母,与其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不如也亲自为孩子打造一个积极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 智慧树
  • 小小智慧树
  • 新闻袋袋裤
  • 动漫世界
  • 第一动画乐园
  • 动画大放映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Android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青少剧场更多

最热视频排行榜更多

860010-112206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