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
谈到植物,很多孩子们会想到植物大战僵尸,孩子们对植物都颇感兴趣,是因为他们想去了解为什么植物会发芽?为什么植物还会动?更想知道植物真的会吃人或动物吗?
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和植物生活在一起,对它们的外表时有赞赏,但对它们的“脑子”却没有太多的深究。如果植物不会开花,这个世界会有我们人类吗?当最早的一批花出现在地球上时,带来的不仅是多彩的风景,还有生命的进化。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
如果你想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屋里的苍蝇消失,试试捕蝇草吧!它饿起来的时候会施展出一种绝技。树冠庞大的榕树也是“心机重重”的。还有玫瑰上的刺、苹果籽的苦涩,它们不是白白长成的,都有特殊作用。但无论怎样,纵使你知道天底下所有的植物知识,而自己不种花弄草,你对植物的感觉还是隔了一层。
这本书还讲了传奇人物“苹果佬”的故事,像他一样种一棵苹果树吧。当你看着自己种的果树成长结果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苹果树也有那么多聪明之处。你也会发现,在你的呵护下,你和植物原来可以如此亲近、彼此敬重。
和我们人类一样,植物需要吃东西才能生存。但有些植物的口味很特殊,它们吃昆虫!当一只小虫落在某株狡猾的植物上时,机会就来了,小虫免不了变成植物的早餐。
为什么有些植物口味如此怪异呢?因为这是它们获得所需营养的最好方法。大多数昆虫食客,或叫食肉植物,都是绿色植物,也就是说它们含有叶绿素,能够依靠阳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所需的食物。但是它们和你一样,需要蛋白质才能保证细胞正常运转以及身体健康强壮。
生长在院子里或在其他肥沃土壤中的植物依靠它们的根吸收氮或其他元素来制造所需的蛋白质。而食肉植物生长在泥塘和沼泽这类潮湿泥泞的地方,这里的土壤几乎不含有氮元素。在这里,帮助它们生成蛋白质的元素并不存在于土壤里,而是飞或爬在它们的周围。所有动物,即使是小如苍蝇和蜘蛛的昆虫,都含有氮(用以生成它们自身的蛋白质)。因此,食肉植物通过捕捉并食用昆虫,才能获得细胞所需的蛋白质。
植物用了什么计谋让不知情的小虫变成它们的一顿美餐呢?每种食肉植物都各有一套独特的捕猎圈套。
圈套一:捕蝇草的叶子可以像嘴巴一样一张一合。尖利的“保护发”长在每片叶子的边缘,叶子里面有细小的腺体,产生甜美的花蜜。每片叶子的裂片处都有三根高度敏感的触毛。花蜜吸引昆虫飞来,如果它在20秒内两次碰到针刺触毛,捕蝇草的夹口会猛然合上,将昆虫牢牢制服。只有触毛被碰到两次,捕蝇草才会有所反应,这是有原因的。
如果一滴雨或一颗卵石掉在上面,这都可能干扰捕蝇草。但如果是两次,就说明是美味的动物到来了。捕获昆虫后,叶子内侧的腺体会分泌一种红色液体,其中含有叫做酶的消化蛋白质。这些酶将昆虫分解成捕蝇草能够吸收的液体,整个消化过程持续十天,之后捕蝇草的叶子会再次敞开,等着下一顿美餐。
圈套二:捕虫草一类的植物喜欢为那些倒霉的昆虫准备“死亡游泳池”。这种植物的叶子呈细小的管状或罐状,作用就是收集雨水。它们的叶子里有蜜粉分泌,引诱昆虫来到管边。但这种蜜粉非常 滑。如果一只蚊子或甲虫走近,就会直接滑进“死亡游泳池”的池底。它们不能游出来吗?省省吧。捕虫草里面长着向下的刺。小虫拼命往上爬,但这些刺会挡住出路。筋疲力尽后,可怜的小虫还是会沉下去,被淹没,最终被捕虫草消化。
这些色彩斑斓的捕虫管并不是捕虫草开的花儿,而是一种特殊的叶子。捕虫草只会吃掉昆虫体内柔软的部分,而它们硬硬的外壳或骨头会在这些捕虫管下面堆成一座垃圾山。体积大的植物里会堆积成千上万的昆虫尸体外壳!这只小青蛙看似找到了一个捕食昆虫的好地方——捕虫草里面。闻着蜜粉的香味,很多昆虫的确会停下来。但有时青蛙也会掉进去,最终成为植物的美餐。
圈套三:毛毡苔这种植物因枝叶表面覆盖着黏性液体而得名。这些液体就像在阳光下闪耀的露珠,但含有消化液。消化液由长满叶子表面的触须状腺体分泌出来。昆虫无法抗拒晶莹露珠的诱 惑,然而得到的不是香甜一饮,而是无法逃脱的陷阱。这时候,昆虫越想挣脱,就越是不停地触蹭叶子上的触角。就这样,叶子将昆虫活活困住。在胶水似的露珠中,昆虫逐渐窒息。
虽然毛毡苔植物喜欢吃昆虫,但有些毛毡苔还需要依靠昆虫授粉。为了让昆虫好好完成工作,不掉进陷阱里,这些毛毡苔的花都开在植株的上方,远离危险的黏性叶子。与捕蝇草不同的是,毛毡苔不会突然合上。当毛毡苔困住猎物时,它会花上几个小时让叶子折叠起来,消化过程就拉开了序幕。
能骗过毛毡苔吗?科学家曾经认为,植物诱捕昆虫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它们慢慢吃掉。直到19世纪末,达尔文通过对毛毡苔的实验证明这些植物会消化捕获的昆虫。在一次实验中,达尔文之子弗朗西斯准备了两组毛毡苔,给一组喂养了昆虫,另外一组没有喂昆虫。最后,喂养了昆虫的毛毡苔比“饿着肚子”的同胞们长得更高更健康。
达尔文也曾想骗骗这些食肉植物,比如往它们的叶子上扔一小粒沙子或玻璃,而不是昆 虫,或是用小棒戳它们的触角。有时候植物们会稍有反应,但如果捕获了非生物猎物,这些食肉植物的叶子就不会长时间合上。如果一株捕蝇草判断失误,捕获了不能吃的猎物,它第二天就会“芝麻开门”,将“猎物”扔出来。这些植物似乎能判断出猎物是否美味,但现在人们仍不知道植物们如何做到这点。
捕虫堇属类植物的表面覆盖着能引诱昆虫的黏性物质。但它们与毛毡苔植物不同,它们捕捉昆虫不需要自己动。当昆虫落在捕虫堇属植物的叶子上时,很快就会被叶子分泌的黏性液体困住,在昆虫想要奋力逃脱时,叶子上的腺体会分泌大量消化酶,昆虫就被淹没在致命的水滴中。
植物正遭到攻击!当心那些偷花蜜,嚼树叶,吃种子的家伙,还有啃树根、吸汁液的食草动物。植物周围的动物们要么以植物为食,要么就是被吃植物的家伙当做美味。来吧,前方是危险的丛林,一起去探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