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青少台 > 少儿资讯

【少儿阅读】我们可以活1000岁吗?

发布时间: 2016年09月26日 15: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怎么引导孩子们思考和理解最前沿科学和人文的世界性话题?

  这就是《少年时》一直在不断提高的方向。除了邀请到世界各地的顶尖科普科学家和作家以外,开始尝试和孩子们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少年时》主题编辑张楠楠刚刚完成一场给学龄前孩子讲前沿科学的讲座。

  以个性化教育为宗旨的一土学校就要开学了,几个将要入学的“小土豆”们(一土的学生)的家长(大土豆)自发组织了一个小夏令营。在“美人鱼”老师和松松“哥哥”(夏令营的两位带队老师)的陪同下,7、8个孩子们上午进行体育活动,下午上科学课,小小的公寓里一整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当我问孩子们几岁时,松松“哥哥”第一个答“7岁”,逗得我们哈哈大笑。透过这个小小的细节,我知道夏令营一定让孩子们收获了许多的欢乐,因为这跟孩子们在一起的短短一个小时,就让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可以跟着孩子们一起朗声地笑,眉眼上挂满甜蜜。

  其实,在刚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在心里是有些排斥的。因为孩子们的年龄,还因为这个选定的题目“我们可以活1000岁吗?”。

  我不知道怎么样解释,才能让一个5、6岁的孩子明白,人为什么会衰老,自由基究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自然选择没有修复所有的突变,科学家在老鼠体内所做的端粒酶实验为什么让人们如此兴奋……

  当我告诉主编说,我要给几个5、6岁的孩子上一堂科学课的时候,她说:“是不是讲讲种豌豆就可以了?”(“种豌豆的故事”是《少年时·解译生命密码》中介绍人类认识DNA的整个探索故事的开篇内容,适合较低年龄的孩子阅读)。

0

  我想,这大概也是所有人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普遍认识,因为我们在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除了在幼儿园搭积木、唱儿歌,最大的乐趣可能就是每天下午5点看看花仙子、黑猫警长和小糊涂神,其余的时间不是在外面捉迷藏,就是跳房子、过家家……那时候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科学,也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因为在大人看来,这些都是长大后课堂上会讲到的东西。

  果然,当我们在给孩子们传递科学知识或者探讨一个科学命题时,质疑的声音层出不穷:你怎么可以给他们讲这么前沿、这么深奥的东西?你确定他们会认真听吗,就算他们真的感兴趣,也一定听不懂!

0

  认真听楠楠老师讲课的小盆友们

  顶着来自各方的压力,我开始了我的第一堂专为学龄前孩子准备的科学课:我们可以活1000岁吗?

  我知道,对于寿命问题,孩子们一定是感兴趣的,只是我不太确定的是,他们是否会像对待这个标题一样也对内容感兴趣。由于从未跟这么小的孩子讲过如此深奥的科学,我很担心孩子们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去听这么“枯燥”的话题。

  因为跟孩子们提前预告过,听说他们一上午都很雀跃,也很期待。趁着孩子们的这股兴奋劲儿,我率先抛出了我的第一个问题:“大家是不是都对科学很感兴趣,那么你们认为什么是科学呢?

  这算是我的小心机吧,算是跟孩子的小互动,也算是对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本以为他们会说“科学就是太空飞船、机器人”之类的泛泛而谈,没想到,第一个举起的小手,给出的答案竟如此出乎意料:“科学就是做做化学小实验。

  我从未想过会得到如此明确的答案,对于一个小时候从未接触过科学的人来说,从一个5岁半的孩子口中得知科学探索不过如此,可以想象我当时的惊讶、欣喜,因为当我对科学有了这样明确的概念时至少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

0

与楠楠老师积极互动中

  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也许不必把他们当成一个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而是当成一个个可以分享科学奥秘的对象。于是,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开始跟孩子们聊古人对长生不老的探索,再跟他们一起循着科学家的脚步,一步步解开衰老的秘密、寻找延长人类寿命的可能。

  我不能说这堂课有多成功,不过,它的确超出我的预期太多。因为不知道孩子们到底听懂了多少,我在讲完之后,还特意提了几个跟内容方面有关的小问题。

  比如说,到底是什么引起了衰老?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了“自由基”!

  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明白这自由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可是这个回答已经足以让我兴奋地手舞足蹈!

  当我把一本《少年时·开始智能生活》递给一个叫跃跃的小男孩时,他非常不好意思地说这本书他已经看过了,问我能不能换一本。我当时的惊讶程度可想而知,我甚至怀疑这些孩子是不是有什么特异功能,因为《少年时》的定位是9-14岁的孩子,我无法想象一个5岁多的孩子是怎么读懂那些在大人看来都“深奥”的文字的。

0

  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也许我们可以为这些高知家庭的孩子改一改《少年时》的定位。谁说年龄低一些的孩子只会读绘本和童话书的?科学也可以是他们的最爱!

  有些时候,我们大人可能已经形成了某些固定的思维,或者会把我们小时候的经历照搬在现在的孩子们身上,让他们循着我们走过的路,“复制”另一个你我。

  也许我们该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开阔自己的视野,不要总是限定在一个小圈子里。

  尽管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成为科学家,可是如果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早一点儿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幸运,对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所以,请千万不要低估孩子们的领悟力,也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去束缚、影响孩子。不给孩子们更大的天地,你永远不知道他们可以多优秀,也永远无法发现他们的天赋。

  那么,趁着孩子们还小、还爱玩的时候,就让他们尽情地去玩、去折腾吧,谁又能断言他们不会成为下一个费曼呢?

  我们需要做的,不过就是远远地望着他们,默默地支持着他们。用心体会和感受陌生,都是一种成长。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科学课 少年时 的新闻

860010-1122060100
1 1 1